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学术出版将成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点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2-02 10:17:15
2018年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简称:“STM”,是代表各种类型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的国际性出版行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科研文章的发表比例达到19%,超过了美国的18%。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认为,中国的IT服务人员和中国出版人已经很好地抓住了中国当下出版业的实际,无论教育出版,还是大众出版的知识服务商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他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赢得话语权,光靠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是不够的,必须把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科技和学术出版做上去。只有学术出版地位提升了,才可能成为出版强国,出版的利润率才会提高。
 
然而,学术出版在中国是不盈利的。在国外,学术出版的利润率很高。学术出版物因其门槛高,所以定价高、行情稳定,一般人很难轻易进入。在过去几十年,尤其是近20多年来,学术出版的门槛、学术出版的影响经过全世界学术出版人的努力,在整个知识传播领域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学术出版恰恰是把人类科学研究、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最需要的创新知识经过严密的程序加工整理之后出来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世界里运行,谁付出了劳动,谁做出来的东西最好、最重要,那谁就应当得到最好的回报。因此,学术出版的地位永远不可替代。
 
STM的报告中关注到,中国在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非常显著,从1996年科研投入占GDP的0.6%提高到2017年的1.7%。最新预测显示,中国到2020年科研投入将达到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标准——2.4%。研究投入的增加,也带来了论文发表的巨大增长。2016年,中国超出美国,成为该年度第一论文生产大国,达到全球论文产出的18.6%。
 
从全球论文被引学者的数量来看,美国、英国历来是排名前一、前二的,但在2017年中国成为被引作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一些领域,如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被引用率表现尤为突出。邬书林表示,这个数据让西方同行十分震惊。
 
邬书林认为,人们都会从表面印象认为,中国的论文重量不重质,但看到这样的高引用率数据,就该丢开陈见。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来深化改革,其中,讨论的15个文件中有3个文件跟出版有关,这是中国学术出版非常利好的外部条件。他呼吁,出版社应把学术期刊作为新的增长点,作为自己的盈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