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把文化年货送到群众家门口 ——文艺小分队活跃于三秦大地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31 09:40:47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当过年,人们总是盼着能穿新衣、吃好菜。如今,吃饱穿暖早已不是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年的意义更多在于一种团聚和陪伴,一种放下社会身份,沉浸在亲情、乡情中的情感补偿和心灵沟通,因此人们往往更期待在文化与精神领域的激励。目前,一支支文艺小分队正活跃在陕西各地,进社区、走基层,通过一台台丰富多彩的节目,把喜庆提神的文化年货送到群众家门口。
 
隆冬时节,位于大山深处的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朝阳村寒气袭人,但听说县里要来人举办文艺演出,许多乡亲不顾严寒早早前来候场。随着开场舞《盛世欢歌》的音乐声响起,前来观演的村民越聚越多,大家都为能在家门口观赏到精彩的演出而高兴。1月16日,由汉阴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游局等主办的廉政文化“三下乡”活动来到朝阳村,送来了民歌小戏《相信他》、歌伴舞《凤堰等你来》《汉阴我可爱的家乡》等10余个精彩的文艺节目,把号召广大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年期盼动情抒发。
 
“县上送来了文化大餐,让咱们第一次不出村就能观看精彩文艺演出,这真是太好了!”朝阳村村委会主任吴兆友说,“这些小品、舞蹈融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极大激励了乡亲们的热情。新的一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勤劳致富。”
 
1月22日,宝鸡市2019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扶贫扶志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从这天起直到正月底,宝鸡当地文艺志愿者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持续深入全市各区县的社区、村镇,以文艺演出、送春联等形式开展新春送祝福活动,预计惠及近30万名群众。
 
在千阳县的活动启动演出上,女声独唱《打开春天》、相声《我爱我家》、舞蹈《我的祖国》以及魔术等节目精彩纷呈,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喝彩声。其中,小品《扶贫风波》讲述了一名扶贫干部出资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帮扶地产业脱贫的故事,以风趣幽默的形式弘扬了“干部真情帮、群众奋力干、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奋斗精神。一位观众表示:“干部帮群众脱贫致富也很不容易。脱贫不能光想着向政府要这要那,只有自己动起来,才能真正富起来。”演出期间,千阳县崔家头镇黄里村的脱贫示范户高卫兵还特地登台,以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述脱贫故事,同样感动了众多观众。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春节来临之际,潼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15天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春送福·春联惠民”主题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与春联内容相结合,为群众书写、赠送以关注现实生活为主题的春联,表达对美好品质的礼赞、对幸福生活的期盼。1月25日,在渭南市潼关县工业园区,“新春送福·春联惠民”活动甫一开始便吸引了大批群众。活动现场,来自潼关县文联等单位的书法家们为群众书写春联。一副副春联,一句句祝福,无不传递着节日的喜庆,寄托着接福纳祥的美好祝愿。群众对书法作品赞不绝口,一个个喜上眉梢。与此同时,在潼关县秦东镇十里铺村,同样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展开。76岁的村民汤生强拿到了一副春联,上联是“克勤克俭小康正近”,下联是“强国强民盛世太平”,他开心地说:“春联写得多好啊,就跟咱现在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
 
在西安市,新城区文化馆一场场富有新意的“我们的中国梦”活动,正在热闹的都市街头上演,组织方不仅请来了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和多位非遗传承人为市民、游客现场写“福”字、送春联、送手艺作品,更把教写春联、学习剪纸、画戏曲脸谱等体验活动融入其中。活动还吸引不少外国留学生和游客参与其中。在1月20日的一场活动中,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森朋学会了写“福”字,他高兴地说:“我热爱中国文化,能在春节前学到这项中国传统艺术,真的太有意义了!”“在近期的多场新春文化活动中,除了广大市民,我们还邀请在西安学习工作的外国友人参与进来,通过他们,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之美,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幸福中国年。”新城区文化馆副馆长易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