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我的四十年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26 08:09:57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2018年新春团拜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的献词中,当我听到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时,不由感慨万千,心绪难平──—刚刚走过的2017年,对于我应该是终生难忘的一年,因为时隔二十四年,我出版了我的第二本个人诗集《彼岸花》。
 
尽管这一年,我已是年近半百,头上也有了几许白发,在很多人看来,从事写作三十多年才出版两本诗集(第一本是我二十三岁时出版的《青春雨季》),实在算不上是值得炫耀的事。毕竟,这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迅猛推进,经济上日新月异,文艺上空前繁荣,我却在创作上长久地沉寂,似乎完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作为一名身体上严重残疾的脑瘫患者,从小失去上学机会,完全靠自学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的我,自知这条路万分不易。虽然在二十四岁时很幸运地成为当年成都市政府设立的最高文学奖──—“金芙蓉”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可这并不能减轻我人生路上的艰难,接下来我所要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依然是如何自食其力。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稿费普遍不高,诗歌的稿费更低,要想靠写诗挣钱养活自己完全没有可能。
 
那么,这样的现实,我又将如何突破?
 
有一些钟声,敲响在所有的钟声之外
 
有一些花朵,开放在所有的阳光之外
 
有一些记忆,深藏在所有的生命之外
 
有一些泪水,流淌在所有的心灵之外
 
有一些脚步,跋涉在所有的道路之外
 
……
 
这是我当时写下的一首短诗。迷茫与困惑,不甘与挣扎,应该是我二十四岁时面对生活与现实的真实写照。因为,这个年龄,我无论如何不再甘心被家里人养活,尽管父母多次说,我一分钱不挣他们也会养活我一辈子。
 
父母的这种想法,也许在我还很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吧。毕竟,我不仅说话不清,走路一瘸一拐,双手也有很严重的残疾,这样的身体长大后要找一份工作谈何容易。特别是我七岁时,到了应该上学的年龄,爸爸连续五年送我去工厂的子弟学校报名,结果每次老师都会用同样一句话来打发我:“明年再来报名吧……”最终,我的同龄人上中学了,我还是被学校拒之门外,也永远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这,便是我人生的开始,更是我需要面对的命运──—身体上有残疾,还不能上学读书。谁相信这样一个人长大后能挣钱养活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