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通过重组上市正式登陆A股的北汽新能源,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股。对北汽新能源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作为北汽集团全面新能源战略的排头兵,也是北汽集团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北汽新能源步入快车道。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步入后补贴时代,企业正经历着速降归零和加速升级的双重变化,新能源车企各方挑战也随之而来。
尽管在过去五年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五年蝉联中国电动车市场销量第一,更在2017年一举夺得全球纯电动销量冠军。但是,面向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北汽新能源也需要作出改变,并对未来发展作出长远规划。
马不停蹄。在成功上市20天后,10月18日,北汽新能源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2018蓝谷科技大会”,将“达尔文系统”正式提升到北汽新能源技术品牌的高度,以此打造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实力。同时,还正式宣布成立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此外,北汽新能源还发布“2025中长期技术规划”,对未来作出详细的技术路径规划和产品规划。
以北汽蓝谷成功上市作为契机,在各领域全面发力,北汽新能源或将迎来企业发展加速期。
科技创新,抢占技术高点
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期间,北汽新能源“达尔文系统”首次浮出水面,而在“蓝谷科技大会”上,“达尔文系统”被北汽新能源上升到企业技术战略新高度,为北汽新能源的技术升级、品质提升指明方向,也将成为北汽新能源的核心差异竞争力。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表示,“达尔文系统”定义了整车人工智能,并诠释了“解放人”“愉悦人”“自成长”三大特点。
“解放人”,分为释放时间、拓展空间、创造乐趣三个板块。北汽新能源将通过“达尔文系统”自动待客泊车、无人驾驶、超长续航、超级快充系统、全气候电池、高集成系统以及能源自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突破,给予消费者更多自由。
“愉悦人”,让人机互动变得更加智慧与简单。汽车主动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在用户想到之前就能做到。
“自成长”,即“车”随着“人”而成长。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尔文系统需要不断的变化与升级来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与多样化的体验。“达尔文”系统将通过成长平台(云平台、开放平台)、保障体系(验证体系、研发投入、信息安全)以及进化渠道(OTA),具备学习、成长的特性。
在“蓝谷科技大会”上,北汽新能源一口气展示了11项解决痛点、提升体验、脑洞大开的智能电动“黑科技”,涵盖整车技术、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平台开放与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
这些“黑科技”,不仅为“达尔文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充分显示了北汽新能源领先的技术实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表示,北汽将以全面新能源化和全面智能化战略为中心,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驾乘体验和出行生态为关键抓手,打造品质消费新模式;以自主创新和开放共享为发力点,引领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北汽新能源正是北汽集团实现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的成立是北汽新能源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重要落地。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动力系统公司,面向全球提供动力电池、电驱、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部件和动力总成产品,以及高性价比的三电系统集成方案和服务。动力系统分公司的成立,将降低整车成本,进一步巩固北汽新能源行业领先优势。
据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总经理张小虎介绍,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提出了三个阶段性发展规划:2018年,作为北汽新能源分公司及供应商,支持北汽新能源N60/N61项目与一体化动力总成的设计和生产;2019年,完成分公司到子公司的转变,作为集团级供应商,支持北汽新能源及北汽集团体系内其他整车企业的三电平台开发;2020-2023年,成为行业级供应商,为新能源汽车全行业提供完整的三电系统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不仅有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自有产品上的实力,同时也可以反哺北汽集团体系内其他整车企业,并将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和发展。
战略升级,发布中长期发展规划
以“达尔文系统”作为重要依托,北汽新能源发布了全新的“2025中长期技术规划”,以支撑未来产品的陆续落地和品牌升级。
按照规划,到2021年,北汽新能源通过3个平台覆盖北汽新能源的产品线布局。按轴距和续航里程(单位:mm)分为A、B、C三个车型开发平台。
A平台生产轴距小于2500mm,续航里程≤350km的车型,比如目前在售的LITE和EC系列;B平台生产轴距2500-2900mm,350km≤续航里程≤500km的车型;C平台则负责生产轴距≥2900mm的车型,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的部分车型也会在该平台进行生产。ARCFOX车型续航里程≥500km,BJEV车型的续航≥400km。
除了产品的规划外,北汽新能源还对重要的核心技术领域作出规划,提升品牌竞争力优势和产品品质。
在电池系统技术方面,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的电池能量密度将提升至350kWh/kg,续航里程将进一步提升,不仅在电动车市场,并且与燃油车相比,也将更具产品竞争力。
在动力系统集成方面,北汽新能源自主开发一体化动力总成,提升产品的系统效率达93%以上,电机功率密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此外,北汽新能源还将探索碳化硅材料在电机控制器上的应用,提高产品系统功率密度。
在智能网联方面,从2020年起,实现从云平台到5G应用,再到V2X以及智能交通的全面布局与应用。在自动驾驶方面,在2020年实现国内首个L2.5自动驾驶整车产品的量产,并与国际先进供应商合作开发,为L3、L4技术的导入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北汽新能源以每年高于营业收入5%的资金持续投入在研发工作中。据悉,未来,面向智能网联以及三电系统,北汽新能源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领跑未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北汽蓝谷上市仪式上曾经表示:“北汽新能源的正式上市,不仅将进一步拓宽北汽新能源的融资渠道,增强企业汇聚资源的能力,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
随着“达尔文系统”的不断进化,以及蓝谷动力的技术落地推进,北汽新能源将开启一个用户体验新时代。不仅彰显了自身实力,也体现了北汽新能源全面进入智能汽车时代的决心。
回顾过往,从国有独资到国有控股下的混合所有制;从单一制造到全球范围内开放共享,再到链接四个万亿级市场,从几十人的创业团队到数千人的规模型企业,北汽新能源创下了多个第一。
据此前人民网报道,北汽新能源正式对外宣布2017年“成绩单”:销量达103,199辆,同比增长98%,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的纯电动车企。这一成绩,不仅连续五年夺得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桂冠,还有进入了2017全球前两强。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的销量目标设定为15万辆,并继续保持中国纯电动市场销量领先优势。根据乘联会显示,2018年1-8月北汽新能源共销售新车为70,118辆,与去年同期的41,986辆相比,同比增长67%,蝉联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继续领航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在新能源市场抢得先发优势的北汽新能源,一骑绝尘,销量遥遥领先,并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股。上市后,北汽新能源将从整合研发、产能布局、市场营销、产业链整合等方面进行重点规划。值得期待的是,北汽新能源提出了到2020年成为全球产能领先、有资质、多品种、可定制、开放共享的智能制造平台服务商。智能电动汽车成为北汽新能源未来的重点战略方向。
一个新的汽车时代呼之欲出。面对智能电动车新浪潮,从“达尔文系统”和“2025中长期技术规划”可以看到,北汽新能源正在全面发力,以提升智能化、自动化、互联化、创新技术等综合实力,期待在一个新的汽车时代继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