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教 育】大连家长必看!降温“择校热”,这些学校成为“择校监测点”......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29 15:31:17

   最新消息

 
  大连市治理中小学择校
 
  最强政策来了
 
  大连市教育局
 
  公布了一系列
 
  加强中小学择校问题
 
  治理工作的新举措
 
  叫停重点班
 
  禁止招收择校生、借读生
 
  推进中考改革
 
  ……
 
  降温“择校热”
 
  瘦身“大班额”
 
  大连具体有哪些做法?
 
  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叫停各种名义的重点班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招生管理。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按学区划分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采取或变相采取笔试、面试等测试形式选拔学生入学,不得将各种竞赛、社会各类考试成绩和证书或捐助作为入学条件。
 
  高等学校附属中小学和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要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合理确定招生范围,严格规范招生方式。
 
  中小学起始年级要实行“阳光编班”,中小学不得以各种名义举办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或实验班,严禁学校以任何理由招收“借读生”“择校生”。
 
  学位供给能力不足地区
 
  加快校建
 
  科学规划布局中小学校。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统筹做好资源配置,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的原则,加强风险评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学区划分方案,为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并保持相对稳定。
 
  要按照不超过国家规定班额标准进行招生,严格控制大班额、大校额学校招生计划。学位供给能力不足的地区,要积极应对区域人口、学龄儿童少年数量变化趋势,科学规划布局中小学校,加快学校建设,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加强薄弱学校改造
 
  切实落实属地政府责任,统筹规划薄弱学校改造工作。要依据本地区实际,按照一定时间周期科学确定薄弱学校改造目录,综合施策,精准改造,有序推进。
 
  要明确改造薄弱学校任务完成标准,并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力度,按照“一校一案、适度超前”的原则,对薄弱学校发展开展专门研究和规划,在办学条件改善、干部师资配备、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
 
  要选拔有能力、有担当、懂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薄弱学校校长,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干部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办学指导和督查,不断促进薄弱学校完善管理,提高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以教育集团化办学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坚持统筹整合,因地制宜,依托优质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教育集团,最大限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在教研科研、教师队伍、课程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共建共享,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要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鼓励多种模式开展集团化办学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评价标准,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培育教育集团做优做强,使教育集团成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动能,让更多“家门口学校”成为百姓认可的“好学校”。
 
  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
 
  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统筹调剂使用区域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岗位。
 
  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和倾斜力度,建立长效的、更加有利于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流动和稳定薄弱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教师交流机制,逐步补齐补强薄弱学校师资短板,实现区域教师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要特别加强薄弱学校名师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大名师宣传力度,以名师队伍建设工作来影响和促进薄弱学校快速发展。
 
  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全面落实《大连市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大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效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教的程度以及学的程度等核心教学问题,引导学校和教师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切实把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中,确保所有中小学教学质量达到基本要求,进一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教学质量差距。
 
  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师学业质量标准全员系统培训,以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
 
  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义务教育管理示范学校和示范县区”创评工作,组织引导中小学对标研判、依标整改,“一校一案”,树立先进的学校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实现中小学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
 
  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引导中小学形成稳定的教学管理秩序,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
 
  推进中考改革
 
  以改革中招考试形式、内容、分值设定、综合素质评价以及自主招生、指标到校生政策、中招录取志愿批次设定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建立起升学机会更加公平,更有利于所有学校良性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
 
  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途径向社会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让家长和学生充分理解中考改革相关政策,引导家长和学生理性选择学校,自愿主动在学区内学校就读,有效缓解学生家长择校冲动。
 
  最强保障措施来了
 
  大连设立择校监测点校
 
  建立动态监测制度
 
  文件规定,对区域内家长择校意愿强烈的学校建立择校监测点校制度,设置择校比例上限并逐年降低择校比例,引导学校和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积极的工作举措,切实加强监管。
 
  市教育局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市政府考核区市县政府教育工作指标体系,依据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实行动态监测,并适当扩大监控范围,确保择校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这48所中小学
 
  成为择校监测点校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文件提出
 
  严格监管严肃问责
 
  要加强对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监管,严格遵守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坚决防止和制止各类违规招生行为。
 
  要强化监督问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切实营造有利于中小学规范办学、良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对于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地区和学校要及时予以通报,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还有一个好消息
 
  家长们可以期待
 
  力争用三年时间,大连市城乡间、校际间教育质量更加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足,人民群众择校意愿明显降低,中小学择校问题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多知道点儿
 
  目前大连中小学入学啥情况?
 
  100%小学初中
 
  划片就近入学
 
  在2016年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文件指出,100%的小学和初中实行了划片就近入学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率呈逐年下降态势。大连实行的目前的划片政策为单校划片,很好地实现了就近入学这一惠民举措。
 
  大连市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当年,就取消了全市统一组织的小升初考试,实行小学、初中全部按学区划片免试就近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