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现场直击|首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圆满落幕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26 10:37:49

 由巴德音乐学院美中音乐研习院主办,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合作的首届中国当代音乐节于10月22日晚在卡内基音乐厅落下帷幕。过去四天中,本次音乐节共举办三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及主题研讨会活动。在“回首往事,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音乐家”的主题之下,纽约观众得以近距离与中国当代音乐家对话,共忆铭心岁月往事,领略当代中国音乐的新风貌。

 
▷22日晚卡内基音乐厅:陈欣若、常平、贾国平、唐建平、郭文景、秦文琛六位主创作曲家与指挥蔡金冬、陈琳共同登台谢幕。
 
一起回顾音乐节的精彩瞬间!
 
2018年10月19日(周五)晚8时
 
巴德学院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
 
哈德逊河畔晚风徐徐,音乐节首场音乐会在巴德学院著名的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举办。周龙及陈怡共同创作的交响作品《虎门1839》、叶小纲《我遥远的南京》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陈丹布《幻境乐舞-为管弦乐队而作》率先亮相。
 
幕后花絮
 
此次全程参与音乐节演出的巴德当代乐团(The Orchestra Now)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职业音乐家组成。团员从包括茱莉亚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及柯蒂斯音乐学院等在内的世界顶尖音乐学府中选拔而出。巴德当代乐团致力于将演奏管弦乐作品与二十一世纪的观众们相联系,每年在巴德校区和纽约市区呈现音乐季演出。
 
▷乐团在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的彩排现场
 
▷19日,巴德当代乐团成员们正做着上台前的最后准备。
 
▷音乐会前的导赏会上,巴德美中音乐研习院院长、中国当代音乐节艺术总监蔡金冬与作曲家周龙、陈丹布、陈怡一起畅聊音乐会演出曲目。巴德学院校长里昂·波斯坦(Leon Botstein)也在音乐会前致辞。
 
▷蔡金冬执棒巴德当代乐团的投入演出
 
▷中国当代的乐声充满整个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
 
2018年10月20日(周六)中午12点
 
纽约华美协进社
 
以“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当代中国音乐家对历史的表达”为主题的研讨会探讨了中国当代音乐家如何通过音乐反映社会。此次音乐节的主创作曲家周龙、陈怡及霍东龄;词作家苏炜以及音乐节艺术总监蔡金冬与在场观众敞开心扉,分享音乐感悟。
 
▷研讨会开始,巴德音乐学院院长罗伯特·马丁(Robert Martin)向观众介绍了此次音乐节活动,分享了前一天在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的首场音乐会的盛况。
 
▷音乐家们畅所欲言,共同回味创作历程中的辛酸与趣事。(左起:蔡金冬、陈怡、周龙、苏炜、霍东龄)
 
▷陈怡、周龙共同作曲的《虎门1839》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壮举;由霍东龄作曲,苏炜作词的大型交响合唱《岁月甘泉》唱响“上山下乡”知青岁月苦乐。两部作品都将在第二天林肯中心的音乐会上与观众见面。
 
2018年10月21日(周日)下午3时
 
纽约林肯中心David Geffen Hall
 
周日下午的林肯中心David Geffen Hall被中国当代音乐节的气氛点燃。观众四方来聚,共同回首往事,聆听用音乐讲述的中国近代历史。
 
音乐会以周龙及陈怡所创作的《虎门1839》开场。观众无不被激昂的旋律所感染。
 
▷作品演出结束后,周龙与陈怡上台向观众谢幕。
 
叶小纲为大提琴与乐队创作的《我遥远的南京》是献给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的动情之作,由德国科隆爱乐及科隆国家歌剧院终身大提琴首席田博年担纲独奏。
 
▷田博年用大提琴独特的声音与表达方式为这部中华民族的心灵史留下回响。
 
▷叶小纲上台谢幕(左起:田博年、叶小纲、蔡金冬)
 
音乐会下半场由来自全美各地、德国与澳大利亚近220位中外合唱团员组成的音乐节联合合唱团献唱大型叙事交响合唱《岁月甘泉》,回顾“上山下乡”知青岁月苦乐,将音乐会推向又一次高潮。
 
▷《岁月甘泉》由女高音歌唱家陈旻、黄鹂;男高音歌唱家陈大帅、李泰丞及男低中音歌唱家丁羔将担任独唱和领唱。谢幕时观众们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衰。
 
▷《岁月甘泉》的曲作者霍东龄(左)与词作者苏炜(右)也是“上山下乡”历史的亲历者。
 
2018年10月21日(周一)晚7:30时
 
纽约卡内基音乐厅Stern Auditorium
 
本次音乐节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收官音乐会将目光投向未来,带来由素有“二十一世纪中国作曲家摇篮”之称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教授们的全新委约创作。曲目题材风格各不相同,包括:陈欣若作品《云韶》;常平作品《奇点》;贾国平作品《北国风光》;唐建平作品《林香界》;秦文琛作品《众神之光》与郭文景作品《藏》。
 
▷六位作曲家此次美国之行的第一站:巴德学院。他们一同在校园著名的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前合影。
 
▷音乐会前导赏会,蔡金冬与作曲家们与观众分享自己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当代音乐的理解,并介绍自己的新作品。
 
▷巴德音乐学院院长罗伯特·马丁(Robert Martin)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在音乐会前上台致辞。
 
▷纽约观众们屏息聆听来自中国领军作曲家们的作品。
 
▷在热烈掌声中,作曲家们与音乐家艺术总监上台谢幕,为首届中国当代音乐节画上圆满句点。
 
▷后台主创作曲家们与两位指挥合影(左起:常平、贾国平、唐建平、秦文琛、陈琳、郭文景、叶小纲、陈欣若、陈丹布、蔡金冬)
 
现场观众说
 
▷音乐会现场:中美观众一同感受中国当代音乐的魅力。
 
第一次来到林肯中心欣赏音乐会的Nick Banever说:“非常优美,这是对中国历史的致敬。”
 
林肯中心音乐会的另一位观众Douglas说:“音乐会中一些片段会让人感动...如果你了解那段历史,知道创作者想表达什么。”
 
正在纽约度假的印度姑娘安茱莉·贾殷特意前来欣赏卡内基音乐会。她对记者说:“能够现场欣赏中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的机会十分宝贵,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令我倍感震撼。”
 
感谢摄影:Hsiaofang Chen;Joe Zhou;Karl Rabe;
 
Limin Guan;Matt Dine;Yunzhi Zheng
 
有感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丰富性与生命力,一年一度的中国当代音乐节通过举办系列音乐会及学术活动,致力于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音乐作品最重要的平台,推动对中国当代音乐的理解与鉴赏。
 
2019年恰逢中美建交40周年,也是华工为主力修建的美国太平洋铁路竣工150周年,第二届中国当代音乐节将以此为主题,携更多优秀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与纽约的观众见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