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院,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拥有总资产500亿元,在职员工约1.8万人,成员单位32个,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远安县和北京市、南京市、成都市。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800余项,拥有现行有效授权专利3000余件。
项目目标
该院综合经营管理平台系统(以下简称“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统一规范的预算管理平台,搭建统一的预算指标体系,规范预算编制流程、规范预算评估分析方法,实现事前计划、事中预警、事后评价追溯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以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建设过程
该院经营管理平台信息化项目在企业战略的指引下,以推进预算管理提升、实现预算信息化为目标,从管理上进行了完善,并将各项成果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固化和规范。在系统中构建了预算组织体系、预算编制模型、预算流程、执行控制、合同管理、预算变更调整、辅助经营分析等功能模块。随着系统功能的陆续上线运行,实现了线上预算编制、资金支出线上审批,实现了业务与财务的联动、融合,加强了对院经营环节的有效控制,确保了在未来的组织、业务上的横向拓展以及对预算内容及模型等管理深度上的纵向延伸,实现了“模型支撑、业财融合、信息保障”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了“横向可扩展、纵向可延伸”的预算管控网络。
建设成效
1.搭建平台、创建模型,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经营管理平台系统的实施为该院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工作平台:明确了预算责任主体,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预算组织体系,统一了预算假设和方法,统一了预算指标体系,统一了预算表格体系,统一定义自动计算、关联刷新,提高编制效率与数据规范性、准确性,规范了预算编制、汇总、合并方法,实现数据的自动汇总,规范了预算审批流程,把企业预算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数据统计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对企业更有价值的事情中去。
通过建立预算编制模型,将预算的形成过程更好的记录并融入到后续的借款报销流程环节和合同收支管理环节,很好地解决了预算、执行相孤立的局面。在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过程中,业务人员也能清楚地了解到预算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未来产生的预算差异的认可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预算过程的透明度。
通过完善借款报销流程一体化模型,提升了从事前的业务申请、跟踪到事后的报销一整套流程的完美体验。并且在业务执行的各个阶段均能便捷地查询预算使用情况以及相关联的业务穿透查询,为业务人员特别是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通过建立合同差异化管理模型,规范了合同创建及审批管理,强化了合同收款和付款管理,规范了发票开具和登记流程,体现了合同“票款两条线”、“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思路,同时,也规范了合同基础数据的管理。
预算变更模型的优化,将原先线下的预算变更变成了三个层面、多条业务线的子流程。处级流程负责明细业务的上报,部门级流程负责汇总部门总体预算并上报,院级流程负责汇总各部门总体预算并上报,这种三级上报模式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便于上级领导总体平衡各项资源、把握全局。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