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20万起50天入住的别墅,将会引领怎样的住宅发展!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21 16:10:48

 导读:从古至今,中国建筑在不断发展,乐家源承载着时代的使命,为装配式建筑轻钢结构房屋代言。

 
一、中国建筑发展史
 
从最初的创始阶段“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人类从穴居到发明三尺高的茅屋再到建筑高大宫室,从原始本能的遮风避雨到崇尚、表现高大雄伟的壮美之感,建筑的发展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到了成型阶段,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经定型。各诸侯国皆大兴土木,"高台榭,美宫室"成为那时的风尚。伴随着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中国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寺庙建筑大盛,唐代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了这一盛景。
 
及至成熟阶段,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顶峰。建筑成就更为显著,表现在建筑类型更为完善,规模极其恢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广泛使用图样和模型,建筑师从知识分子和工匠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职业,建筑技术上又有新发展并趋于成熟——组合梁柱的运用,材分模数制的确立,铺作层的形成,让中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隋唐建筑气势雄伟、粗犷简洁、色彩朴实;而以两宋为代表的建筑风格趋于精巧华丽,纤缛繁复、色彩"绚丽如织绣",。在这期间,诞生了许多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即使到了明清时代,中国建筑进入到了衰退期,也有着让世界瞩目的建筑成就。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成为建筑历史上的一颗遗珠。当年的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曾有言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到了现代,中国建筑经历了从泥土房到砖房再到钢筋混凝土房的变革,一路上见证了人类建造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到了21世纪,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诞生了一种新的建筑方式,被称之为新一代的建筑。
 
二、装配式建筑在21世纪的发展
 
在我国各类产业积极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中央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2015年末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9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中国密集发布多项装配式建筑政策,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重点区域、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筑目标在2020年前达30%,2025年前达50%的目标。正标志着装配式建筑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