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阳澄湖大闸蟹“一蟹难求”,天猫出击优选六大蟹区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14 16:12:21

 “秋风刮起蟹脚痒,金秋赏月吃蟹黄。”对于喜爱螃蟹的消费者而言,这个秋天,他们有口福了。因为天猫的原产地布局,正在让大闸蟹的“朝发夕食”成为可能。试想,阳澄湖的大闸蟹,才在早上通过天猫在手机上完成下单,到了晚上,就成为了饭桌上的美食,是何等的惬意。

 
而这“朝发夕食”的背后,是天猫拥有数据方面的优势,作为平台,为商家与消费者提供了相互的匹配。好货卖好价,满足不同消费者消费分级的需求,确保了消费者通过天猫,就能在这个秋天品尝到最新鲜,也最为物美价廉的大闸蟹。
 
哪里的大闸蟹值得“动口”?
 
国人对于大闸蟹的喜爱,由来已久,一组数据就能够证明:据《中国大闸蟹市场消费报告》显示,2017年,大闸蟹产业规模达到778亿元,而2018年预计将突破千亿元,其中,2017上半年大闸蟹销售额的前五省同比增长了610%—860%。
 
当然,提及大闸蟹,最被消费者接受的,自然是阳澄湖大闸蟹。不过,即便阳澄湖的养蟹人已经尽力了,阳澄湖大闸蟹还远远无法满足全国吃货们的胃。2016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仅为2100吨,在中秋旺季,阳澄湖大闸蟹可谓“一蟹难求”。而今年,天猫生鲜已经与众多阳澄湖商家签署合作,拿下阳澄湖大闸蟹七成专属水域,用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事实上,除了阳澄湖,其他蟹区也有着可以媲美阳澄湖的优点。比如固城湖、太湖、大纵湖、兴化以及盘锦所产的大闸蟹,分别以红膏流油、鲜甜回甘、顶壳饱满、个大体壮以及野味十足而闻名,味道各有千秋。
 
从大闸蟹本身的品质上分析,其他蟹区的大闸蟹同样可以满足消费者“挑剔”的味蕾,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走上产业化与品牌化路线。
 
天猫如何赋能大闸蟹?
 
那么,除了阳澄湖之外的大闸蟹原产地,应该如何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牌?
 
业内人士指出,真正制约大闸蟹走上产业化之路的,还在于农产品的标准问题。众所周知,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很难在每个环节都形成统一标准,更难在整个产业形成一个被多方接受的标准。而天猫赋能大闸蟹,就是要挑战这个瓶颈。
 
7月6日,天猫生鲜与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共同推进《阳澄湖大闸蟹销售规格及捆蟹绳标准》,规定阳澄湖大闸蟹销售规格无论卡券还是实物都必须做到统一,所发售的每只蟹(不含绳)的规格不得小于2两。
 
而在推行行业标准的背后,是天猫又一次展示了它在数据方面的优势。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在天猫之前,不管是大闸蟹行业本身,还是其他第三方机构,都有推行行业统一标准的愿景,但为什么在天猫加入之后,这一诉求才变成现实呢?其原因在于天猫作为平台,为商家与消费者提供了相互的匹配。好货卖好价,满足不同消费者消费分级的需求,最终才能反馈给大闸蟹行业本身,促进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天猫这一数据方面的优势,已经在此前体现出来。去年,当天猫布局了大闸蟹的新产区,并建立商家基础之后,就迅速带动了新产区实现了触网后的飞跃式增长。数据显示,新产区销量过千万,同比增长最高超过470%。
 
对于大闸蟹产业而言,有了天猫的加入,产品品质能得到更多保障。同时,当行业标准日益完善的时候,蟹这个品类也足够撑起更多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生鲜电商渗透率还不高,仍有万亿级市场等待挖掘。2018年会成为生鲜电商发展拐点,在行业集中度空前提高的同时,以天猫生鲜为代表的玩家,将会给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新商品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