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这些企业大咖们 为何来到远航学习战略定位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08 16:21:44

 这是一个讲究情怀的时代,很多传播都开始围绕这一点展开。最近,健力宝重出江湖的新闻铺天盖地,很多千禧后的年青一代可能对健力宝不太感冒。

这款被誉为中国魔水健力宝,当时,在1984年冬奥会上一举成名。

事件回顾:

健力宝在成名之前,除了产品,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怎么把它卖出去?“小厂长”李经纬直接将目光瞄准了大洋彼岸的奥运会。

1983年中,李经纬打听到两个消息,一是国家体委正在为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准备饮料,二是第11届亚足联代表大会将在广州召开。

李经纬决定将产品送到亚足联的会议上,在体委面前露脸。该决定遭到了厂里人一致反对!

李经纬随即展现了其决心和对酒厂的绝对控制力。几天时间里,他先是想出了“健力宝”这个品牌名称,又找人设计了一个在当时超凡脱俗的商标,接着是工商注册,所有工作一气呵成。

出征奥运是半赞助性质,健力宝为此投入了20万。当时这家公司账上一共28万,这是一笔贷款,本来用于购买强力啤酒的机器设备。李经纬将这笔相当于酒厂数年利润的钱全部砸到了大洋彼岸。

健力宝体育营销到极致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在那里,许海峰、李宁一战封神,女排更是以勇不可挡之势登顶,引发举国沸腾。

女排比赛期间,一位日本记者发现中国姑娘们在喝一种从未见过的饮料,于是随手写了一篇《靠“魔水”快速进击?》的花边新闻稿。

伴随着奥运军团载誉而归,健力宝一飞冲天。

以产品定位——功能性饮料为核心展开系列的战略配称,传播的渠道免费的代言人都是跟饮料的特性有关,包括品牌的名称和传播语。

登顶时刻:

1994年,健力宝在纽约设立了办事处,还花500万美元买下了帝国大厦的一整层。李经纬告诉美国记者:在中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加起来卖得都没有我多。

登陆纽约的前后6年时间里(1991-1996),健力宝囊括了中国饮料行业产品、销量、利税、利润四项指标的所有第一。在国内的行业发展史上,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品牌达到其曾经的统治力。

滑铁卢了

然而易主后的健力宝在张海的带领下,被玩砸了。

张海的经营办法远不如其玩资本的手段,他将健力宝搞砸了。

他上任后的举措全是昏招,比如觉得健力宝“老土”,于是将品牌更名换面,花大价钱推广新品牌“第五季”;他据称花了几亿做广告,将营销队伍扩充了十多倍,但是有人上门进货,得到了消息是“销售体系还没建好,再等几天”……

带着定位出场的健力宝——民族运动饮料,到后来易主后开始做品牌延伸,出现了第五季等众多饮料,与此同时,市场上竞争对手开始出现: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等,健力宝战略失策,品牌价值一泻千里,真是成败在选择定位这一举。

通过中国魔水“健力宝”兴衰史,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很多企业在没有定位的支撑下是很难把品牌做大、做强、做长!

伴随着2000年钟声的敲响,产品为王的时代也宣告结束,“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去不复返,产能过剩、信息泛滥,导致同行业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再按照老路已然走不通了。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走出同质化旋涡?

如何在传播爆炸时代,让企业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的第一阶梯?

作为企业掌托人,你的企业知识储备足够了吗?

这些企业大咖们 都出现在远航定位课堂

随着中国品牌意识的觉醒,中国的企业家开始给自己的知识积蓄力量。他们已多年未外出学习,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抽出宝贵时间走进了【远航定位】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