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张胜利:将内修于心的般若智慧外化于形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11 23:21:55

作者:张胜利

 

中国僧格“依慧崇佛,理行双入”(慧宗语),强调“慧”对佛的根本作用,离开“慧”,离开“般若”,一切便无从谈起。但仅理论上的“慧”还远远不够,是干“慧”,只有把这种智慧和自己的行动相结合,经检验而得出的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意寺供奉普贤佛著名画家陈明敬绘
 

人生活在现实中,不可能离开生活,离开社会而独立、隔绝、孤立存在。社会就是一个“场”,修行人应该把原地生活、社会当做一个大解脱场。修行过程中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在人格,做事和生活上一些缺陷和问题,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圆融自己。说到不一定做到,做到比说到更难,但更实在。“理行双入”的理念,就是让学到的佛智慧在行动中,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正像原地如意法门所认为的那样:原地生活、工作和事业就是一个大解脱场,在行动中完成修行,完成解脱,才是真正、真实的修行。

 

弘法利生的道场不止有丛林寺院。我们在原地生活的行住坐卧,一举一动,生活事业的每一个念头都是修行的下手处,解脱场,把理解的当做功夫来实用,修行就会渐入佳境。像《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解脱,六根清净方为道。

如意寺86岁老菩萨端坐山门殿
 

学佛修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事情,能不能落实,真实、真正受益受惠才是最重要的。通常我们修行人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学了很多教理,一旦缺乏实修,另外一种是一直在修,一直在行善积德,但没有学教理。这两种都是片面的,有欠缺,不完美的。真正的修行应该是接触元典,接触真正有智慧的修行人,把他们的修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让自己少走弯路,走正确的路,不枉向佛之心。

 

人是活脱脱的社会人,我们不可能离开活脱脱的社会而独立生活,不可能人人都像道安大师的高足慧远大师那样:“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隐居庐山30载,躬耕丛林的四祖道信以命抗旨,经老于乡野。面对这五彩斑斓的社会,滚滚红尘,纷纷扰扰,雾里看花,能看破就不容易,何况放下。真时的社会,真实的生活中的人都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割舍不了,更何况有时还需要面对“生死大事”呢。

作者张胜利先生敬撰并书

 

学了佛,就有了信仰,就有了依靠,就像一束离港之船有了指引方向的罗盘,就会少走弯路,就不会走迷茫。相应的我们的生活才会简单,清晰,我们的生活才会单纯,我们就有无穷的力量,我们的生命就会纯善,通透,就会回到生命的本源,我们的生命就会回归到彼岸,回归精神的本来,回归精神家园,回归生命的真实。

 

佛教教理“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内涵极为丰富,既有思想层面的,也有信仰层面的,有社会实体层面的,有智慧层面的,也有哲学层面的。其核心是般若智慧,它是指导我们修行的“心灯”。所谓修行就是在不断的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并通过不同的手段、方法去提升、净化我们的生命。“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离开了“行”这一切都是空谈。智慧之心是与生活,工作,事业相通的,是在真实的生活中运用和体现,而不是被真实生活所遮蔽,甚至脱离活脱脱的生活变成毫无用途的干“慧”。

 

心可分为:肉体心,主体心和本体心不同的三个层面,但三者不是完全隔离的,肉体心是时时刻刻活跃在生活之中的,它是修证学佛的起点,又是验证本心的回归和体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道?何等是非道?佛言:“声闻道非菩萨道,辟支佛道非菩萨道,一切智道是菩萨摩诃萨道。”在行菩萨道时才能真正破除迷惑,转识成智,趋证无上菩提,证得法身慧命。修佛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身是佛,全佛是心”(慧宗《吉祥如意经》)。黄庭坚禅诗《寄黄龙清老》之二:“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只自知。”诗中黄庭坚引经据典,挥洒随意,“骑驴觅驴但可笑”以比喻来启发人们,道在自心,无需外求,向外求道,就如如骑驴觅驴那样可爱。只有心修好了,才能自在圆融,才能心随意往,不论春夏秋冬,还是东南西北,都没有任何滞碍,都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作者张胜利(左)和著名雕刻家李天龙在高门寺
 

生活就是名利场,充满了迷惑。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迷惑的人生,充满着种种痛苦和茫然,也就是充满了,无明,无明无时不伴随我们。有这无明就会造业不断,造业不断必然会感果。如此不断就会进入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佛教的整个教义就是围绕众生的迷惑和悟而展开的。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世间迷也只能在世间觉。“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诗句)。做之此才是真实的觉悟。因此,学佛要把学佛所得落到实处,把佛法和我们的生活,工作,做事结合起来。用佛法来观照我们的人生。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在我们的人生中,在我们的做事当中,在五欲六尘面前,无所然者,无所执著,能够在当下就可以觉破一切烦恼与无明,真正、真实的把握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