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苏河湾读书会赵卿峰会长的组织带领下,书友们一起参观了由北站街道工作委员会、北站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岁月峥嵘”百年老北站历史文化展,共同回眸了老北站的百年发展足迹。
老北站因何而来,为何会有个“北”字?原来,中国铁路始于上海,上海铁路始于吴淞铁路,而吴淞铁路的起始站始于北站。1876年12月1日,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全线贯通,站址便设在今河南北路七浦路口,时称“上海火轮房”。后来,沪宁、沪杭铁路接轨共站,周边道路网络成型,客货运输速增,长途汽车、马车、黄包车、独轮车蜂集蚁聚,北站地区逐渐变成上海连接内地的水陆交通枢纽。沪宁铁路车站以其规模宏大、设施齐全而称誉全国,因为车站在上海的北面,俗称“老北站”。
中国第一个商标是什么?上海近代工业是伴随着对外贸易而产生的,北站地区依托水陆兼具的交通优势、凭借三面与租界相邻的地理位置,地价又远低于租界的区位优势,在当时迅速成为华商资本进行投资和竞逐的热土。1923年,中国第一个商标局——北洋政府农商部商标局成立;同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便根据商标法,申请注册了中国第一个商标——“兵船”牌面粉商标,“兵船”牌面粉在1926年费城世博会获得乙等荣誉奖状。
北站是早期石库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现在上海遗留石库门建筑最多、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汇集了早期、中期到晚期的不同类型的典型建筑。北站街道汇集的老建筑形态多样,不仅有石库门,还有西式洋房,广式里弄、工坊新村,以及市中心极为少见的反映江南民居特点的“绞圈房”。不久前,北站街道基本完成了辖区内的旧改工作,在居民搬走了,大量老建筑被保留保护下来,未来将纳入苏河湾地区开发中作为保留保护历史建筑。
北站街道地处苏河湾“一河两岸”的核心东片区。境内辖区面积仅1.76平方公里,但却是近代民族工业、民族金融业的发祥地。铁路文化、华商文化、仓库文化、法制文化、石库门文化、桥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等北站元素交相辉映,使北站地区有着近代沪上“清明上河图”之誉。辖区内不仅拥有上海总商会、四行仓库、吴昌硕故居、均益里、山西大戏院等著名地标,近50万平方米历史建筑,而且还保存着中共上海领导机关办公遗址、《热血日报》发行所等众多红色纪念地。
本次展览是老北站历史文化挖掘、提炼、传承工作的集中展示,通过八大板块对北站的起源、变迁、经济、文化、司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诠释,生动地展现北站地区曾经的城区风貌和城市发展的轨迹。
参观中,书友们在新旧时光的交错中,感慨万千……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用惯的老物件,随着时光的变迁,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变得愈发的罕见,成为了大家内心最柔软的回忆。而北站这块创造奇迹的宝地,也让每一位参观者充满了惊喜。大家对北站的未来发展,更是非常期待。
通过本次参观活动,不仅让苏河湾读书会的书友们增进了对北站的了解,更让读书会里的多位学者和媒体人,在观展之后,纷纷表示,今后愿为挖掘百年老北站的历史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走出展馆,大家多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在不远处有一栋非常漂亮的西式洋楼映入眼帘,原来这里是上海总商会旧址,目前正在修缮之中。大家也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参观,并拿出相机、手机拍照留念
责编:段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