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成就的文人艺术家都特别注重吸收生活的养分,博采众人所长,获取不同一般的创作思维。四川省南充市李永平便是上述境界的追求者,从一名业余书法爱好者成长为一名著名书法家,他经历了艰难的耕耘和传统文化的洗礼。
李永平毕业于原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他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三十多年里,出于对书法艺术的钟爱,他利用工作之余,先是从一般练字开始到有选择地研读临习古人先贤的经典名帖,(现主攻今草书体)长期临池不缀,像苦行僧似的执着修练进取,并在当代一些书法名流悉心指导下,致使他的书艺与日俱进,逐渐地形成了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书法风貌。
临摹创新 形神合一
临摹其型,创新己神。书法是李永平一生的热爱与追求,已经成为他的生命表达方式。
李永平的书法主攻明代宋克的章草,有着深厚的“章草”功底,但他学古不泥古,揉合了孙过庭、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克服了章草个别字呆板、怪异、难认的不足,却笔墨更显流畅和自然,容易为大众接受。
最初涉猎书法时以史游、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出师颂》等以及近人王世镗的《草诀歌》为临习基础,从中顿悟出了章草用笔“横竖古朴高古如隶,笔画萦带处则旋转如今草之堂奥”。在完成临习大量章草碑帖的基础上,再进入今草的练习:如对张芝的《阁帖》、陆机《平复帖》、王羲之、王献之(世称“二王”)的《太常州帖》、《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宋克的《书谱》和《书杜甫壮游诗》等名帖进行反复比较,悉心揣摹和不计其数地临习,并咀嚼其膏味,深得其精髓。
自作《喜迎十八大歌词“大地光辉”》、《贺祖国六十华诞诗》、《绸都新韵》、《贺西充首届桃花节》等等都囊括于书法作品中,真可谓诗书并存相得益彰。多种学养的相互渗透即“书外功”对李永平的书风形成作了有益的补充和诠释。
终究通过目识心记领悟到了今草中的“笔有方圆,法兼使转”线质、形质的灵动笔法和结字连绵,萦带相绕的动感多变;参差不齐和气势连贯之章法等审美特质,使永平君以包容的艺术姿态、广纳博取名家之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开启了一条“求通求变”的新途径,追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新境界。
四川知名书法家林峤曾评:李永平的书法结体有法,厚重高古,笔墨生动,性情流露,诗意盎然,文人气息浓郁,有着闲适散淡的个人艺术风格,观其书法作品,是一种艺术享受,也能从中感受到他的人文情怀和文人风骨。
书画并行 诗词添韵
中文科班出生的李永平诗歌文化功底深厚,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书法、摄影、旧体诗、歌词方面均有所长,是南充文艺界为人称道的“多面手”。
在写歌方面,他也是满腔热枕,真情投入,抒发出对家乡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全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歌曲《大地赤子情》就是出自他手。此外,写于建国60周年前夕的《我对祖国说》一曲,以及写于建党90周年前夕的《大地光辉》,都反映了李永平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我很喜欢古体诗词。书法界提倡写自己的诗词作品,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对传统的有力传承。”李永平说。除了这首《阆中古城》“华胥厚土历千载,巴都遗风几多改。润物化民清流过,顺天承运紫气来。观星究理察万象,重学崇文传一脉。临江豪饮效猛将,夜阑画舫歌入怀。”李永平还著有《朱德故居》等五十首描述家乡南充美景,或是祖国壮美风光的古体诗。他的书法作品,大多是写自己所作古体诗词,南充的北湖公园、西山、凌云山、风垭山以及著名的阆中古城都是他创作的题材。一个地方一首诗,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李永平创作了不少诗词作品,并挥毫泼墨,将其中蕴含的感情用书法表现了出来。
李永平还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拍摄了大量反映川北南充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的照片,还即将推出收录有他诗歌、书法、摄影3种艺术作品的《诗书影 川北情》一书,其自拟的代序诗《在嘉陵江畔》已在部分媒体刊登,并曾在市摄影家协会的年会上亲自朗诵,其跨界之举,一时传为南充文艺界的美谈。
书法与文学语汇中的诗词、歌赋、经文等密不可分。李永平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时,以其所学专业优势,常自作诗词歌赋注入书法作品之中。以“心乐而声泰”的饱满激情咏唱出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宏大的盛世气象,祖国山川之壮丽和家乡美的愿景!用书法作品为载体抒发了自己怡心遣兴的畅达胸襟和人文情怀。
文从乡来 思古述今
南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来,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流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在南充,《三国志》作者陈寿、一代名家司马相如、著名文人墨客吴道子、颜真卿、杜甫、陆游、周敦颐都曾陶醉于嘉陵江风格,留下了许多诗词书画和逸闻雅事。在南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北剪纸以及巴渝舞、 傩戏、翻山铰子等民间艺术享誉国内外。
李永平的书法大多是书写自己的诗词作品,书法与文华相得益彰,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他的作品主要以歌颂祖国大好山河和家乡南充的山川名胜及历史变迁为主,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有一种他自谓“淡泊如水心宇廓,万里长空任回旋”的潇洒和从容。
执着于追求,才会有所得;好学不倦,才会有所成;虚心求问,才会有所进。李永平三十载如一日,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笔耕不辍,勤勉以求,其情可嘉,其行可赞,使人钦佩的同时亦深感为人不易,为成功名家不易中更兼不易。他虚心于求教,取其所长为己所用,使自己的艺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学海无涯、永无止境。祝愿李永平在艺术道路上有更多更精彩的书法佳作洒向大地......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