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共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心系移民群众的乡村笔记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6 10:55:09

 26.jpg

市委书记穆为民(左三)在陈营移民新村与群众亲切交谈

 2014年4月3日到4月15日,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自带行李,三天吃住在村,深入唐河县湖阳镇陈营移民新村蹲点调研。走街串户,看望移民群众,征求基层意见,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以下为穆为民同志撰写的驻村札记: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的联系点是唐河县湖阳镇陈营移民新村。之所以选择移民村,是因为我一直挂念着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出牺牲和贡献的移民群众,难忘16.5万名移民抛家舍业、背井离乡的感人场景,难忘接收地干部群众为移民安置作出的奉献,难忘牺牲在移民迁安一线可歌可泣的烈士。

27.jpg

穆为民和南水北调移民乡亲亲切交谈

平时,我也经常到村调研,但进村多、入户少、时间不够充足。这次我想拿出专门的时间,静下心、蹲下来,深入一家一户,认认真真地看看我们的乡亲生活得怎么样?我们的工作还有哪些差距?我们的干部在为民服务上还有哪些问题?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和标准,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找出差距,挖出病根,特别是刨出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得更接地气、更有实效,推动市县乡村一起转作风、树新风,真心为民,团结干事,把我们的移民工作做得更好,把我们的农村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直接接触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到农户家里面对面谈心,在村头树荫下三五成群唠家常,与陈营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邻村支部书记座谈,既接触了乡村干部,也接触了移民群众;既接触了返乡创业的小老板,也看了因灾因病致贫农户的生活情况;既看了村“两委”的办公场所,也到村小学、村卫生室实地看了儿童就学、群众就医现状;既了解了这个移民村现在的情况,也弄清了他们搬迁之前在淅川的生产、生活和习俗,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获得了真实感受,引发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春雨贵似油,但今年的4月雨水特别集中。这几天,连续降雨,南阳大地彻底解除了旱情,空气格外清新,一派生机盎然。再到陈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想去看看上次调研时大家反映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乡亲们还有哪些话没说出来?还有哪些事没提出来?对我们的工作还有哪些意见建议?特别是通过上次4月3日至4日的住村调研,我深切地感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老师,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只有双脚永远不离开大地,才能不断汲取营养,始终充满前进的力量。

      4月15日,雨还在不停地下,我9点钟赶到陈营。一路上看到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南阳夏粮实现“十二连增”应该没有问题。作为农业大市、国家粮仓,确保农业丰产丰收是我们南阳人的政治担当。下雨不误农时,养殖小区旁边的塑料大棚里,陈营群众正在忙着种西瓜,感到新一代农民已经有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识,不仅满足于手中有粮,还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深入一了解,附近几个村有养羊的、有种菜的、有办厂的,不少是从外地打工返乡的。他们反映回来自己干比外出打工强,只要项目对头,收入不比外边少,关键是还能够照顾家庭,赡养老人,更好地教育子女。

      看到这些变化,我进一步坚定了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的决心。这是个大战略,大有文章可做。接着,我到陈营小学,看到上次安排的幼儿园事项已经动工,感受到我们各级干部雷厉风行的新作风。随后,我又参加了几个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分别征求县乡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就一些近期思考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听取大家意见,在交流碰撞中进一步感受到基层同志的敬业精神、务实作风、为民情怀。

    一、坚持“两走进、两提升”。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既能提升能力,又能提升境界。“两走进、两提升”应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必有收获。这次见到侯大庙村党支部书记,了解到这个村十多年没有群众越级上访。当我向他取经时,6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老鲁说:“前提是用心,我把心交给群众,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群众有事来找我,我办不了的,我替你向上反映;需要到镇里反映问题的我带你去,但不能隔过我往上跑;群众隔过我往上跑,我的老脸往哪里搁!”这是一种多高的境界呀!这就是真心为民!同时,他们还实行了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使群众办事能找到村干部,有理有地方评。这不就是省委要求的“双基双治双安”吗?有事有人管,有委屈有地方说,人民群众就安居乐业,社会就和谐有序。可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多么重要!如果每个村都有一个好班长、好班子、好蓝图、好机制,我们就能够把党的正确主张实现好,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实好。我们必须把“两走进、两提升”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明确要求和重要成果,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经常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提升境界、提升能力。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化。

       二、真心才能赢得民心。只有真融入,才能听真言、查实情。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必须带着深厚感情,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一回生,两回熟”。这次到陈营,大家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提了不少新的问题和建议。譬如:农村金融服务跟不上的问题,乡村没有规划或者有规划不执行的问题,土地想流转但找不到大的承包商等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一个一个的具体事,实际上是对我们为群众服务不够、不力、不到位的意见,是对我们干部作风有看法。这些问题本来就存在,上次没有说得这么直白,说明群众对我们还不够信任。我深深地感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必须怀着真心。真心真意,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虚心假意;主动沉下去,而不是被动,更不是推推动动。

      深入基层,应该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和正常工作,必须带着诚意。我们下基层,是向群众学习的,必须求知若渴、求贤若渴、求谏若渴。甘当小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诚心诚意地听取意见,决不能图形式、走过场。必须追求实情。在群众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你对群众不实,群众就不会与你说实话,就不会交真心;不会把你拒之门外,但会把你拒之心外。因此,必须实打实,说实实在在的话、办实实在在的事,实实在在地与大家交流、实实在在地听取意见。必须去掉官气。我们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最忌是官气。官气是对群众的失敬,更是对自己的失诚。让群众交心,干部就必须丢掉官气。

      三、钻进去、研究透,才能有创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勤学善思、把握规律,勇于改革、积极作为,是每个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也是提升能力的基本要求。当前,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方方面面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农村的发展也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传统思维、经验主义、浮漂作风不但不能干成事,还会惹出很多事。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干啥研究啥,把握了规律,才能有创新、有创造、有作为。  

      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我们发现:凡是发展快的地方,凡是干得好的事情,都是负责同志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把握规律,善于破解难题。反之,要么是作风不实,要么是能力不强。用群众的话说:不是发展无出路,而是干部无思路;不是工作抓不好,而是干部抓不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把“金钥匙”。解决农村的问题,都能从中找到方向、路子、办法,关键是钻进去,研究透,有创造。钻进去,就是深入、深入、再深入,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研究透,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去伪存真,把握规律,抓主要矛盾;有创造,就是善谋善做善成,既敢于负责,又善于负责,把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直达成功彼岸,创造最佳业绩!

      四、一“做”值千金。“严”字当头才是转作风,“实”字为先方能成大业。践行“三严三实”,行动是最好的证明,效果是最好的检验。这次到陈营,群众之所以交心,就是看到了我们不是走形式,而是认认真真;不是放空炮,而是说到做到;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实实在在;不是走一遭,而是“常回家看看”。

       实践证明,只有按照习总书记提出“三严实”的要求去做,才能树好形象,才能赢得信任,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身在一线,面对群众,更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更要自觉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一个“实”字看担当、看责任、看能力、看作风。抓落实,体现在一个个发展问题的解决上,体现在一个个社会矛盾的化解上,体现在民生事业一点一滴的改善上。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上率下,严格督责,变要为做,身体力行,努力谋实求实抓实,忠诚担当用行动证明,真心为民让效果说话!

 

                                                      (责任编辑: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