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 正文

赤峰市消防支队优化网格部署,基层网格建设焕发新鲜活力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3 21:50:38

实施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使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延伸到最基层,打通消防监管“最后一公里”,是新形势下创新监管模式、增强监管效能的迫切要求,对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构建全覆盖、齐抓共管的消防监管工作格局意义重大。为积极适应开拓新形势下基层消防监管工作,深入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全面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整体能力水平,赤峰支队着力建强城区消防安全网格末端力量、大力发展网格新生力量,为基层“小网格”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动力,助推该市消防工作全面发展。

一、充实优化基层安监站消防工作职能,大力发展网格新生力量。据统计,赤峰市12个旗县区重点乡镇、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全部设置了基层安监站,配置了具体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赤峰支队充分调研、把握时机,以红山区为试点,提请安委办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按照“分级负责、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原则,做实乡镇、街道办事处、园区级网格部署,将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充实到安监站职能之中,依托“安监站吹哨、行业部门报到、联动反馈处置隐患”的综合执法机制,对安监站巡查员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通知监督员进行处置,对涉及需要多部门处置的,相关部门要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截止11月末,红山物流园区安监站共检查入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05家次,包括燃气储运、建筑施工、物流仓储、汽车贸易及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共发现隐患903条,已完成整改808条,隐患整改完成率89.47%。特别是针对盛世仓储消防设施欠缺的问题,园区安监站及时反馈,多部门联合整治,投入300余万元将隐患彻底消除,消防设施全部安装补齐。同时,消防支队积极筹划,努力为基层安监站工作做好服务、打好基础,对基层安监站实行“共享培训基地、免费授课指导、补给消防装备”等优先举措,建立“防消联动”工作模式,利用有限的资源打造坚实的基层力量,进一步织密织严了基层网格。

二、织紧织密末端网格,街道、派出所消防工作效率更高、衔接更紧。为进一步提高派出所消防管理水平,调动大队与公安派出所协同工作的热情,做好消防转制后的“队所”工作传承,让防火工作更加有效的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赤峰支队建立“队所联勤”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有效的强化了大队与公安派出所、大队与街道社区之间的协同配合,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对开展防火巡查、消除火灾隐患、维护火灾形势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赤峰市“队所联勤”实行“周工作联动”机制,每周确定一天工作日为“队所联勤”消防工作日,大队与派出所联合出动,对辖区二级、三级单位进行联合监管、联合治理,极大的提升了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同时,深入推进街道办事处、社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培训频次和范围,与“队所联勤”同开展、勤沟通、共协商、促整治,使监管面交叉延伸,缩小失控漏管单位的范围,确保消防安全形势安全可控。“队所联勤”工作模式已经建立传承了整整10年,这10年间,“队所”联合整治了重大火灾隐患、区域火灾隐患20余处,治理城中村、棚户区突出隐患500余个,拆除违章违法建筑30余家,取缔查封“九小场所”80余家,对遏制“小火亡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科技手段补强网格末端,多元化防控强化网格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商业集中区、物流仓储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智慧大楼,配置安装城市远程监控系统及天眼系统,占领信息检索制高点,及早发现火情并进行处置。聘请由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电工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对这类区域开展重点评估、重点巡查、重点看护,落实“三重保障”;同时密切“区域联防”协作,结合区域内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拉动调度和实战演练,提升快速反应、协同处置能力。通过“人防”、“技防”、“区域联防”的有机结合,做到一处冒烟,专业团队、附近微型站、支队指挥中心同时反应,建立起“快速预警、同频共振”的消防智慧大脑,极大地提升了重点防护区域的综合应急“秒级响应”能力。(薛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