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之心,甜城内江,孕育着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英雄队伍,忠诚的守护着430万人的消防安全,确保了内江连续十五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这支队伍就是四川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
改制转隶以来,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全市火灾形势稳定,转变执法理念、夯实执法基础、创新监管举措、热情服务群众,连续六年获评全市群众满意度社会评价“满意”单位,连续五年蝉联全市群众满意度社会评价“满意”单位第二名。
竭力防范风险,充分发挥消防工作主推手作用
突出责任谋落实。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严格落实火灾形势分析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有关情况,提出建议对策。通过召开年度消防工作会、联席会议的形式,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及时通报相关信息,有序推动了各项火灾防控工作的开展。
瞄准靶心防大火。始终把影响地区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作为火灾防控中心工作来抓。2018年以来,全市共新增立案重大火灾隐患10起,对现存的8起重大火灾隐患落实“一点一策”,每月进行一次调度或督查;建成并入驻市中区“四方块”、资中县“古城”小型消防站;重拳整治了东兴区“牛棚子”废旧塑料回收市场和资中县重龙镇状元街两大区域性火灾隐患,投入整改资金900余万元,清理占用消防通道的垃圾、易燃可燃杂物5000余吨,整改200余户居民电表前线路。
做实末端聚合力。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专项行动,全面发动全市社会单位开展“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消防控制室两个达标创建工作。推动市公安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消防队伍转制过渡期间消防工作的通知》。试点开展了消防文员进乡镇、进派出所。与综治部门建立了紧密联系的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全市消防网格员培训,落实了优秀网格员奖励资金,充分调动了全市3200余名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探索建立老城区消防网格化管理“五个一”举措,即建立健全一个网格责任体系、打造一支应急防火队伍、配置一批消防应急器材、完善一套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一项考评奖惩制度。
忠诚践行训词,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执法队伍
着力消防执法工作规范。配齐配足执法装备器材,建立执法台账,规范档案管理,每月召开执法工作例会,每季度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定期开展防火岗位全员培训和考试,严格把关执法各环节,实现执法程序全部网上流转。
在便民利民上狠下功夫。主动出台放管服改革措施,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限,公开办事程序、方法、手续、时限,打造“文明受理窗口”。主动与教育、民政等部门衔接,取消将住建部门明确不需取得施工许可的建设工程的行政审批作为前置条件。对涉及实地查看消防行政审批项目,严格压缩弹性空间,当天受理,第二天现场检查,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主动投身消防执法改革。争取成为全省“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工作试点单位,充分借鉴内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经验,组织专人制定了《内江消防重点监管对象界定标准》《内江消防监督抽查结果判定标准》《内江纳入政府征信评价系统消防违法行为标准》《内江“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等四个标准、制度。
着力全民消防,打造群众共防共治的社会格局
强化消防宣传社会服务。配备消防宣传车,建成7个消防科普教育基地、1个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示范馆。发放了10万余册《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读本》。在川南幼儿师范学院建立了全省首个幼儿消防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组建消防宣传公益队伍。邀请“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以及各级机关单位优秀代表等共564人担当消防宣传公益使者。组建了800余人的美团外卖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推动全市350个社区明确了一名消防宣传大使。
做实消防宣传“最后一公里”。利用全市400辆公交车、200个电子读报屏、74个邮政网点、42个住宅小区和“村村响”广播高频次开展消防宣传。主动对接黄老五、周萝卜、泡菜哥等8个本土知名品牌,让消防安全融入品牌。依托中型杖头木偶戏,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消防宣传节目。开展了“快递送安全”、“美团送平安”活动。(作者:刘政)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