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扔的)是什么垃圾?”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一句简短的灵魂拷问迅速在网上传播发酵,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垃圾分类风潮。
事实上,关于垃圾分类,一直是国家和政府推广提倡的绿色发展方针。6月初,住建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牵头编制全省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全省各地市也需在2019年底前完成编制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而在广东佛山南海,大沥正在实行垃圾源头细分类推广试点,垃圾分类工作成效走在全区最前列。据了解,从2017年12月起,大沥镇分两批选取合共57个试点单位,探索垃圾分类的道路。有关数据显示,从大沥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至今,在各试点小区、社区、学校定期举办培训及资源回收宣传活动合计185场次,物业保洁培训117场次,居民的分类热情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合计垃圾减量312033.14kg,其中可回收311271.84kg,有害垃圾1028.3kg,垃圾减量率2.8%。
名汇苑就是其中一个试点小区。从2017年12月,这里便开始实行垃圾源头细分类推广,在小区主要出入口、每栋楼楼下设置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三分类垃圾桶。垃圾桶上面设置醒目的分类宣传牌,有效指导居民正确投放。为搭建完善收运链条,该小区地下停车场还设置了暂存点,由绿电公司专车收运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公司收集废纸皮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暂存到一定量统一运到危废处置单位。
“纸盒和胶瓶放可回收垃圾箱,厨余垃圾就放不可回收垃圾箱……”7月8日上午,大沥镇在名汇苑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向全社会推广大沥探索垃圾分类的可复制经验,今年80岁高龄的居民萧伯轻松解答出垃圾分类问题。据悉,目前大沥正在构建一个完善的分类收集链条,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具体做法为,定期在各试点单位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派发宣传资料,讲解分类知识,趣味游戏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分类的同时,针对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