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 正文

巴州区东城街道擂鼓村实施“三统”发展集体经济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09 10:22:11

巴中市巴州区东城街道擂鼓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有560户1501人。其中,贫困户34户91人,党员41名,耕地1500亩、林地2400亩。近年来,村党支部利用城郊区位优势,着力“方向统揽、方式统筹、基础统建”,全面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效激活了集体经济发展潜能,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不断增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一是统揽发展方向。确立以“支部统揽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的总体思路,整体谋划,全域规划,为集体经济发展指方向、明定位,并在2013年擂鼓村党支部换届后,先后动员6名在城内经商成功的年轻能人回村担任村“两委”干部,集聚能人,储备人才,夯实组织和人才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其固有的人脉关系及资源优势,引进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先进的项目发展管理理念,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为全方位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潜能打牢基础。

二是统筹发展方式。组建村党支部领导下的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集体经济发展集中向“资产经营、产业带动、服务创收”上靠拢。资产经营型。即是将村集体闲置房屋、塘库及其他集体资产,通过租赁、承包、自主经营等方式进行重新盘活,促进村集体收益和农民增收,2018年实现村集体增收11.8万元。产业带动型。即是成立青龙坡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擂鼓山黄花梨种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专合社+农户”的运行管理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专合社统一组织农户参与经营管理,年产葡萄6万斤,黄花梨4万斤,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7万元。服务创收型。即是引进业主投资兴建商砼搅拌站、页岩砖厂、花卉苗木种植,并在企业发展中提供纠纷调处、土地流转、劳务供应、道路设施维护等服务,收取相应费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实现村集体增收17.6万元。

三是统建基础设施。一方面,针对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实际,通过民主决策,集体决议,集中对制约产业和项目发展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统建,为有效引进和发展集体经济产业或项目先“筑巢”,进而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严格资金使用审批,又及时调用集体经济收入400余万元,“反哺”村内公共服务建设,相继建成村社公路11公里、整治和新建塘堰14口、新建村“两委”活动阵地,实现了全村自来水、电、路、天然气、网络户户通,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集体经济发展潜能进一步得到释放。

2018年,擂鼓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5万元,村民人均经济纯收入超1.4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达1400多万元,资金积累达260万元,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被评为“市级四好村”。

(作者:李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