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刘慧
北宋名士林和靖,隐居孤山,植梅养鹤,闲居赋诗,留下“梅妻鹤子”的典故。时至今日,孤山依旧是杭城赏梅胜地,可惜已鹤鸣难觅、鹤舞难寻。如今,善绘鹤意的徐邦宁和笔风潇洒的范知其两位旅居海外的艺术名家,将通过他们的笔墨把林和靖之鹤“请”回孤山。4月9日,一场以“鹤”为主题的书画合璧展——“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在林和靖结庐归隐之地的孤山林社举办。
徐邦宁,字如源,早年学艺传统水墨,师承潘天寿一脉;80年代赴日研修日本和风绘画;90年代移民美国,全面研究西方写实艺术元素和构图。从而凝结形成了一种表现力更强、更符合西方绘画审美,将中国士大夫绘画诗意般的闲情逸致,与日本浮世绘表现手法和西方装饰构图融于一体,独具个人色彩。
范知其,中青年时期长期活跃于国内书坛,得到诸如唐云、陈茗屋等海上名家的赞赏。上世纪90年代起,虽赴德留学工作,但一直坚持书法研究和创造,近年所成,笔法渐老,艺术史家白谦慎教授评语:“观其近作,如歌似舞,潇洒如故,只是竟有了些上世纪70年代上海书风的影子,这就好像是在海外呆了那么多年,乡音未改。”
鹤,是本次“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的主题意象,这是一种颇有神话色彩的瑞鸟,常被称作“仙鹤”。它们是仙人的坐骑,也是使者,沟通人间和天庭。而有着旅居海外经历的徐邦宁和范知其,从事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和推广,以自身这种融合中外的艺术风格去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中国同胞和海外朋友,这也正如仙鹤一般,履行着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使命。
同样,展览的主办方如源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也致力于促进在西方国家有影响力的华裔艺术家与国内的交流,得到了西方国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各界人士的支持,如源公司将华裔艺术家在异国环境中的艺术探索,带回祖国,也展示中华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承。本次联合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所举办的这个以“鹤”为主题,两位旅居海外的华裔艺术家的展览,也正是为这种中西交流与合作创造了一个平台。
本次展览选址孤山北麓林社,毗邻“林和靖墓地”及“放鹤亭”,典故与书画间的“鹤”遥相呼应。展出的数十件徐邦宁、范知其两位艺术家的笔墨之鹤,则通过自身旅居海外、游学西方的特殊经历,传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独特理解。
西湖的四月,当是一年最美的时节,当清风拂过柳枝,仿佛在向漫步孤山的游人娓娓述说那久远的传说。驻足林社,似能看到一只只线条和水墨化成的仙鹤舞动徘徊,怎能不被这身临其境、一眼千年的情形所触动?这份美妙的观展体验应是这四月西湖绝佳的点缀。
此次展览,由如源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主办,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水上旅游促进中心协办,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展览将持续至4月21日。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