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珠江夜游 后珠三角景观的艺术实践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28 11:36:01


邓猗夫 仿石涛罗汉百图之二


姚小菲 悬挂的风景

3月21日至4月7日,“珠江夜游——后珠三角景观主题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展览大多由广东籍的艺术家作品构成,强调对艺术在地性的表达,作为一次对后珠三角地区艺术生态的调研与群体档案研究,并试图以点带面地呈现广东当代艺术实践的景观面貌。

珠江夜游是在后珠三角洲概念中产生的一个限定和文化指涉。而后珠江三角洲又是珠三角的后置式的概念,建立在珠三角的种种文化假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在此语境中,题目中的珠江强调的是在地性,而夜游则是虚拟化的语境描述,它可以是消费性的,也可以是观念性的。从A地点到B地点的旅游路线,限定了时间、境域和行为的规则等,已然给予了“夜游一个固定的情境模式——不同于探险性的,对景观的遐想和接受性的观看行为。行动即历史,珠江夜游的模式正是概括了一种对在地文化的表征性的阐释——通过存在于当下社会史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描述达到对在地文化似乎表象的推介。本身的梦幻气质与诗意的植入,再一次成为景观消费的有效借口。夜游夜游症的引申,驳接了充满冒险与冲动的当代艺术实验的轨道,珠江夜游或许是珠江夜游症的一种表征——在地的梦变得漫长,黑夜的世界因沉默而璀璨。正如这一批与珠三角无法割舍关系的艺术家的存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