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乾隆竟如此重视这个宫廷画家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25 14:16:14

来源:收藏杂志 微信号:sczz029

编者按:香港苏富比(微博)中国古代书画春拍将于4月1日举行,呈献明清佳作逾百,其中包括清宫旧藏余省《鱼藻图》,有乾隆御题,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为市场中难觅的余省作品。

▌余省《鱼藻图》 纸本设色 清宫旧藏▌余省《鱼藻图》 纸本设色 清宫旧藏

文献中关于余省的资料很少,《清史稿》只有寥寥40余字,比较详细的研究可见故宫博物院的李湜所著《紫禁丹青——清宫绘画的创作与收藏》,现摘录一部分,以供读者参考。

余省出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省的父亲余珣有一定的画学造诣,余省和弟弟余穉自幼在其教诲下,工于花鸟写生,以笔法工致细腻、造型传神生动、设色清丽古秀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余省二十余岁时与余穉同至京城,与军机大臣海望等权贵相结交,每每挥毫作画,乐不思乡。

乾隆二年(1737),46岁的余省被海望力荐入宫,从此在咸安宫画画处供职。此事见载于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清档·记事录》:

内大臣海望将画画人余省、周錕、余穉三人恭画绢画六副(幅)并伊等职名缮写折片,交太监毛团等转奏,奉旨:着令此三人在咸安宫画画处行走。钦此。

余省的花鸟虫鱼画造型准确而富于乐趣,自其入事伊始便颇受乾隆皇帝的赏识,从他初入宫时每月赏给钱粮八两的高额酬薪上可见一斑,乾隆二年《清档·记事录》记:

七月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高玉传旨:着传与海望,将画画柏唐阿王幼学除所食二两钱粮,再新来画画人余省、余穉、周鲲等三名,每名每月赏给钱粮八两。钦此。

当时,从雍正朝开始就在宫中任职的老画家陈枚、孙祜等人的钱粮也不过十一两。余省享有的“八两”待遇与新来的画家相比,亦属于高者。《清档·如意馆》记方琮于乾隆十七年(1752)初入宫时“每月给钱粮银三两、工食银三两”,乾隆二十二年六月《清档·杂录》记“新来南匠金廷标(同)方琮一样,每月给钱粮银三两、公费银三两。”

乾隆皇帝对余省的赏识还体现在画家的等级划分上。乾隆八年(1741),乾隆皇帝依照其个人的审美喜好,给在宫中任职的十五位画家划分了三个等级,将刚入宫四年的余省列为了一等,见《清档·记事录》记:

七月八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传旨:画院处画画人等次,金昆、孙祜、丁观鹏、张雨森、余省、周鲲等六人一等,每月给食钱粮银八两、公费银三两;吴桂、余穉、程志道、张为邦等四人二等,每月给食钱粮银六两、公费银三两;戴洪、卢湛、吴棫、戴正、徐焘等五人三等,每月给食钱粮银四两、公费银三两。钦此。”

乾隆皇帝对余省画艺的赏识还体现在对其画作的重视上,如常谕令将余省的作品列为“头等”来收藏,乾隆七年(1742)《清档·裱作》记:

二月“十九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等交余省《茶竹雀兔》手卷绢画一张,传旨:着表(裱)九寸高手卷一卷,配匣,配囊,入乾清宫头等。钦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