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馆长亲导览 吴为山再吁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21 23:02:29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作为一个美术馆馆长,观众在欣赏美丽的时候我在欣赏你。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16日深情“表白,这是雕塑一个完美的石榴——民族大团结——团体雕塑艺术作品展谈起的讲座现场,身为雕塑家的他亲自为观众导览。

他说,民族大团结——团体雕塑艺术作品展56个民族用雕塑艺术的形式,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里作为一个主题表现,这是建国70年以来的第一次。不仅有院校的作品,雕塑院、画院的专业艺术家,更有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的艺术家。

最重要的是,这次展览也体现了总书记对所有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就是我们许多艺术家们都深入到各地,包括中国美术馆组织了一个国家主题的雕塑创作班,从全国各地挑选出28位学员,他们分赴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创作采风,所以这次也有很多他们的作品。”


观众在王临乙的雕塑《民族大团结》前

吴为山坦言,往往表现少数民族的精彩作品都要用色彩,多民族的丰富色彩感。但雕塑不以色彩见长,而是以形体、块面、空间、材料、造型等来表现对象、表达情感,所以从这点来讲,就不像绘画那样能一目了然让人们理解民族大团结的题材。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是,雕塑艺术是立体的。他说,我们做雕塑有一个360度的转盘,这个转不仅仅是欣赏角度,更主要是让艺术家创作时有一个全局观、三维空间概念,必须从每个角度看都是美的,所以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个好的雕塑相当于360张画,因为360个角度,慢慢转的时候都应该是一张很好的画。”

他透露,今年8月将在巴黎举办“中国留学生到法国去留学的展览,把林风眠、刘海粟、刘开渠等这些到法国留学的艺术家的作品带到法国办展。因为以刘开渠为代表的这批艺术家,比如王临乙、曾竹韶、滑田友,他们都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开拓者,他们最伟大之处在于到西方去学习,回到祖国,把西方的方式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方式,也体现了现代中国的审美理想。

作者 记者应妮、杜洋/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