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清风万古” 纪念郑思肖逝世七百周年当代名家四君子画展举行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21 23:02:26


记者 陈友望

为纪念画兰鼻祖、爱国诗人郑思肖逝世700周年,3月15日,在他的出生地杭州的孤山四照阁举行了“清风万古——当代名家四君子画展,汇集林剑丹、曾贤谋、徐建融、章耀、陈经、陈纬、余久一、金心明、乔中石、姚伟荣、吴沌生、罗方华、吴涧风、凌中翔等45位艺术家的当代君子画逸品于一堂,以致敬郑思肖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文人画家。此画展还将在郑思肖原籍地福州及寓居地苏州巡回展出。

梅、兰、竹、菊,傲、幽、澹、逸,遗世而独立,自从明代黄凤池辑录《梅竹兰菊四谱》以来,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其实,在中国画史上,唐代张僧繇曾画过《咏梅图》;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萧悦工竹,一色,有雅趣!白居易曾为萧悦作《画竹歌》。宋人的工笔兰花是传世最早的兰花画作。而今所见最早的墨兰,为宋末元初画家赵子固与郑思肖所作,他们开了文人墨兰之先河。

这次展览策展人说,近百年来,中国画在中西结合等艺术思潮的冲击下,逐渐消泯了笔墨特质及赖以支撑的审美内核。加之国画招生教育的西式化科学化,关注个体成长的传统师徒授受方式转换为现代美术院校的批量教育,原来作为花鸟画家恒定题材的四君子逐渐淡出了国画课堂,主流展览中也少有四君子之身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衰亡,仍然有一些画家矢志不移地坚持传统艺术的研习与探索,在四君子画领域也产生了一批既体现优秀传统、又具见个人性灵的精品力作。

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趁着二月清风,到风雅孤山之上,来一场四君子墨香浸润,细品其清雅淡泊,岂不乐哉?!

郑思肖,原名郑之因,字忆翁,福建连江人。1241年郑思肖诞生于杭州西子湖畔,14岁随寓居苏州,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郑思肖于苏州觉报寺逝世。郑思肖的墨兰融诗、书、画于一炉,简朴率真,风骨嶙峋,点画间透着孤傲与昂然,虽传世之作寥寥,皆感人至深。宋亡后,郑思肖写兰不写根与土,暗示故国沦丧。他的画体现出人品与艺品(诗书画)在精神境界上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画还是从画中透出的那种高洁超迈的品格与气节,皆为后世所敬仰,就这一点而言,郑思肖无疑是四君子画史上具有代表性及象征意义的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