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跳槽黄金期来临,猎聘CFO解析创业公司找人套路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10 12:48:12

3月6日,在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的首期精品小课堂上,四位来自专业招聘企业的大咖和明星创业公司的资深HR,就“跳槽黄金期如何找到对的人”的话题,为现场100多名创客进行了干货分享,其中猎聘CFO徐黎黎分享的有关创业公司在“找人”时需要的三板斧主题演讲,引发了创客们的广泛共鸣。

徐黎黎提到,创业公司面临的找人痛点往往是:“我有一个好想法,BP(商业计划书)已写好,就差一位技术了”“2017年要重点打造品牌,搞点声音出来,就差一位优秀的PR了”“某某公司(行业领头羊)商业模式和我们没有区别,就是地推强一些”……

她强调,创业者要想做成事,找到对的人是第一步,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的创业公司大多也因为找对了人,而大部分创业者往往是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好不容易基本敲定一个人,最后却被对方放鸽子。

精准高效地找到人才,找到的是“人才”而非“人手”,究竟有没有一些套路?猎聘CFO徐黎黎特别指出,创业公司在找人时需要 “三板斧”:一是利用某些渠道定位一个合适的候选人;二是通过各种服务来拉近双方的关系;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对候选人做一套完整的背景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徐黎黎曾供职于通用电气长达十余年,2014年担任猎聘CFO至今,她以自己被猎聘“找到”的亲身经历来阐释“三板斧”如何发挥作用。

第一板斧“定位合适的候选人”。当时,猎聘HR就是先在猎聘的数据库里看到徐黎黎的资料,通过猎头找到她后,安排她和猎聘CEO戴科彬在机场见面,开启了后续的深度沟通。

第二板斧“通过各种服务来拉近双方的关系”,就是让企业自己信任的人去见见这个应聘者。戴科彬当时找了几位在业内知名的投资人和她深聊,让她大开眼界:虽然自己在之前公司做过很多财务工作,但对于创业公司的了解非常有限,而这次沟通让她认识到创业公司会通往更有希望、有机会的职场前景。

而有关“背景调查”的第三板斧,则是通过她的同事在原公司内部做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候选人过去的经历,可能很多时候都不能通过一次或者两三次的面试体现出来,而通过背景调查找熟人了解,就可以对候选人有一个更为深入而全面的判断。

徐黎黎的这三条经验讲述得十分生动,获得了在场创客的普遍认同,之后在自由交流环节,也有创业者更进一步与她探讨更多相关细节。

于2011年上线的猎聘最初也是由创业公司发展而来,至今已经成长为估值近10亿美元的专业中高端职业发展平台,因此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服务创业公司。猎聘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参与“寻找中国创客”课堂有关创业企业“找人”的活动,也是其线下与广大创业者面对面沟通的一个途径。同时,猎聘也会借助更多渠道以及自有平台,以各种方式与创业者加强交流和互动。

猎聘自创的线下品牌活动“同道精英汇”,本身就是各行各业的牛人大咖与职场人互动的舞台,至今已举办上百场次,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和广大职场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