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王旭东接棒单霁翔出任故宫院长:曾在莫高窟扫沙子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10 14:16:41

中新网兰州4月9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敦煌研究院第四代“掌门人”王旭东掌舵故宫博物院的消息,8日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大家在关注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时间的“网红”院长单霁翔退休生活的同时,“王旭东是谁?”的疑问又成为诸多网友追问的另一焦点。

王旭东是谁?他是甘肃人,1967年2月生于甘肃山丹县,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1991年,王旭东来到敦煌研究院,从事莫高窟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工作。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他是继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后第四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我1991年刚来莫高窟工作时,每天都要在窟区扫沙子。”王旭东对初来乍到莫高窟风沙肆虐的记忆犹新。但如今,常态化云淡风轻的莫高窟风沙治理的效益日益明显,如今窟区已鲜见“天天扫沙子”的景象。

20多年来,王旭东见证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由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漫漫旅程,目睹了“数字敦煌”的艰辛起步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亲历了敦煌文化的国际合作之路由最初的“被动参与”到如今国际学术会议上逐渐拥有“主导话语权”。

重视国际合作,倡导大众保护古遗产

王旭东至今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一次敦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资深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根纽的一句话“莫高窟文物保护现在是由我们来做,但也希望你们参与进来,迟早是要交给你们自己做的”。几十年过去了,敦煌研究院的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内维尔·阿根纽和他的保护团队却也没舍得离开。

最初的“启蒙教育”,让王旭东对国际合作尤为重视,并持以“开放办院”的理念,认为人类的敦煌就应该吸引更多的人一起进行保护。他曾多次表示,莫高窟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至今留存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是丝绸之路上的“共同信仰”。

王旭东说,在长期国际合作中,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人才队伍,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保护莫高窟文化遗产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建立起文物本体和载体保护、赋存环境监测、文物保护区安全防范等全方位的科学管护体系。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科研院校密集往来,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除欲将数十年积累的成熟的壁画、土遗址、数字化等方面的文物保护技术推广应用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同时,还吸引海外学者扎根莫高窟,希望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视角向全球讲述“敦煌故事”。

“一定要让外界知道,知道了才会来爱护,如果他都不知道你的价值,还会说你们这些人在干什么呢?”去年,王旭东和一个法国朋友聊天过程中说起了麦积山石窟,后来这位外国朋友去了后“非常感慨”,并表示“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加上自然景观,应该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后来还建立了合作意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