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心灵真实是艺术最终的归宿 戴着面具永远创作不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马琳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24 22:16:41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艺术史杰作,它在六百多页近七十万字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艺术发展史背后的秘密。
 
让我们从他在该书开篇的一段话说起:“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他强调在艺术史研究中从一开始就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心灵真实是艺术最终的归宿
 
贡布里希指出,有日益增多的证据说明,在一定条件下部落艺术家的作品完全能够正确地表现自然,并且他们在很多方面的技艺,都已达到令现代人惊讶的水平。例如,新西兰的毛利人在木刻方面能做出地地道道的奇迹;在尼日利亚发现的一些青铜头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逼真……
 
导致他们的作品与我们的不同不是由于技艺,而是由于观念。
 
在原始时期,人们制作一幅图画或一件雕像并不纯粹把它们当作艺术作品,而是当作有纯粹用途的东西,换句话说也就是用于实施法术,以对付超自然力量的威胁。例如在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洞窟中发现的一些动物图像,表明了图画威力的普遍信仰所留下的最悠久的古迹,原始狩猎者认为,“只要他们画一个猎物——大概再用他们的长矛或石斧痛打一番——真正的野兽也就俯首就擒了。”因此他们制作绘画和雕像不需要它们看上去美不美,而是它们能不能发挥作用。只要房屋能遮风挡雨,面具能避邪就可以了。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埃及墓室壁画
 
而在五千多年前的埃及,艺术作品也不是为了让人欣赏的,而是意在“使人生存”。我们看到的那些墓穴里的人物壁画形象总是那么奇特地扁平而扭曲,例如,总是侧面的脸、正面的眼睛、正面的肩膀、侧面的躯干、不分左右的脚。并不是埃及艺术家认为人看起来就是那个样子,而是他们创作时都遵循着一条规则:要尽可能清楚、持久地把一切事物都保留下来,所以,他们不打算把自然描绘成从偶然碰上的角度看到的样子。
 
这种规则持续几千年不变,形成典型的埃及风格。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艺术迎来了伟大的觉醒,艺术家不再满足于埃及人那种千篇一律的僵硬的表达方式,他们开始追求完美,并相信,以自己眼睛所见去表现,能使艺术作品更具有说服力。米龙的《掷铁饼者》表现了一个青年运动员恰好处于要掷出沉重铁饼的一刹那,其姿势看起来是那么逼真而优美,以至于现代运动员拿它当样板,试图以这个姿势掷出最好的成绩,事实上却不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2~17世纪的欧洲,为宗教服务一直是艺术创作的主要目的。从早期基督教艺术、中世纪艺术到文艺复兴以后,很多艺术作品都是为了在墓室和教堂中表现圣经题材和传授教义,但其表现风格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中世纪,基督教禁止雕像,而绘画也只是向文盲传达教义的手段,因此绘画被要求严格遵照古代传统,表现出一种简单刻板的模式,缺乏想象力。但即使是在这样的黑暗时代也可以看到人们寻求创新和自由的渴望,哥特式艺术将教堂和绘画做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突破了绘画仅仅向文盲传授教义的思想框架,而达到了使宗教故事更令人感动、更令人信服的目的。
 
乔托开启了文艺复兴的新时代,他第一次将人物表情用绘画来表述。他的《哀悼基督》抛弃了古老的观念,让人们如此信服地看到每个人物的哀痛表情,情感直击人的心灵。而达尔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将文艺复兴推向了高潮。达尔文用“渐隐法”画出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米开朗琪罗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拉斐尔画出了一个生活在充满爱和美的更光明的世界中的人——圣母。这一切都与人的心灵需求那么贴近,体现出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美丽自然的无比热爱⋯⋯
 
《哀悼基督》乔托作
 
《圣母圣婴像》拉斐尔作
 
西斯庭天顶壁画米开朗琪罗作
 
《蒙娜丽莎》达芬奇作
 
现代欧洲开出了一朵朵艺术的奇葩,它的表现方式颠覆了人们对艺术概念的理解。十九世纪末,“现代艺术”的各种运动产生于艺术家对当时绘画的“不舒服、不满意感”。第一批现代派——印象主义不承认学院里教授的一些绘画规则,而把表现光和色看成绘画的主要目标。
 
然而贡布里希认为他们的艺术目标跟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自然以来建立的艺术传统并无二致。“他们也想把自然画成我们看见的样子,他们跟保守派艺术家的争论在艺术目标方面少,在达到艺术目标的手段方面多。”“事实上,直到出现印象主义,才完全彻底地征服了自然。”
 
保罗•塞尚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认为印象主义的画光辉夺目,但是凌乱不堪,缺少秩序,他“既打算绝对忠实于他在自然面前的感官印象,又打算使印象主义成为某种更坚实、更持久的东西,像博物馆里的艺术。”他的画力求获得深度感但又不牺牲色彩的鲜艳性;力求获得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因此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塞尚是真正的现代艺术之父,他的艺术导向了立体主义。
 
《埃斯泰克海湾》塞尚作
 
而立体主义创始人毕加索继承并发扬了塞尚的思想,并且走得更远。他认为不应该画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因为那是难以捉摸的东西,追求它没有用处,而是画经过分析想像出来的东西,以立体的形式让它持久不朽。当然毕加索不会满足于立体主义一种表达方式,他总是不断地实验创新,发现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
 
虽然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没有做很高的评价,更多的是把它们看成是实验性美术,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形式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永远是形式第一题材第二。
 
但无可否认的是,现代艺术以各种新奇怪诞的方式表现着艺术家对自我的追求,流露出强大的情感力量。没有人面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会无动于衷,即使战争狂徒在这幅显示强大艺术力量的画作前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现代艺术流派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凡•高以充满热烈情感的创作方式导向了表现主义;高更以纯真、直率、原始导向了原始主义……无不体现出艺术家以越来越多的手段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体现出艺术越来越走向心灵的真实。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