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6日电(记者 上官云)每逢春节,尤其对一些生活在农村的80后来说,买几张年画贴在家中,几乎是过新年经久不变的记忆。抱着鲤鱼的胖娃娃,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不一而足。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新春走基层】看民俗表演赏绚丽花灯 青龙古镇年味儿浓  看王员外招女婿、在茶馆听晋剧、吹琉璃咯嘣、赏绚丽花灯……腊月三十,太原青龙古镇游人如织,各项特色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展现出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中新网泉州2月6日电 (陈龙山 孙虹)花灯、刺绣、刻纸、妆糕人……春节期间,福建泉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作品走俏,成为了新春的一道独特“年味”。6日正值大年初二,泉州民间手工艺人们却忙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非遗年集·中式服装  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的龙凤旗袍和培罗蒙服饰,二者的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均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民视觉 振兴祥师傅钉花扣。   贺勋毅摄 服装设计师帮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北派舞狮
  粗犷威武 喜庆吉祥(非遗年集·舞狮)  刘吉舞狮团整装待发,准备上场。  舞狮,也称“耍狮子”“狮灯”,一般由两人蒙上布艺狮皮进行表演,在各地春节年俗表演中长盛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项菁)“我正吃早饭,国内正吃年夜饭的家人准时打来了视频电话。”留学于英国萨里大学的项重阳虽然第一次在海外过年,但视频两端的人早已“团圆”。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中新网扬州2月6日电 题:探访江苏扬州历史文化街区 寻市井民俗“年味”  记者 崔佳明  在中国,新春民间的习俗和文化可以说包罗万象。大年初二,中新网记者走进古城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蒙古族福帖。内蒙古博物院供图  我们这样迎新春  12岁的蒙古族小朋友恩和来,在3年前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每周末他都会到博物院进行义务讲解。今年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新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博物馆里年味儿浓(新春新年俗)  “亿万人增亿万寿,太平岁值太平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假期规划中给“博物馆”留了一席之地,“博物馆里过大年”已从一个响亮的口号变为一种常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中新社安徽安庆2月6日电 题:“梨园之根”安徽石牌的文化坚守  中新社记者 缪璐  一方戏台,几张八仙桌加长凳,台上一曲黄梅戏《女驸马》引得满堂彩,台下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将戏台围得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中新社西安2月6日电 (记者 张一辰)“过年带着老家亲戚逛逛这家‘高颜值’的书店,吸收书中精华之余,还可以多拍些美照。”西安市民李荣6日在西安南郊的新华书店曲江书城向记者表示。  近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新华社南京2月7日电 题:春节习俗有“三变”  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习俗又是一个社会的时代印记。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时代发展,春节礼品、过节方式、团聚范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新华社南宁2月6日电 题:南宁:邕剧传承经典 唱响邕州神韵  新华社记者雷嘉兴  群众在戏棚里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邕剧演出、稚嫩的少女向邕剧名伶拜师学艺……在广西南宁的新会书院里,一张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央视网消息:正月初二,故宫、博物馆,在这些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过大年受到热捧,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前来这里观光体验。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依然是故宫内人气最旺的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
  新华社南京2月7日电(记者刘巍巍)融读书、藏书、刻书、文化教育等于一体的冯梦龙书院日前在冯梦龙故乡苏州市相城区对外开放,旨在打造全球收集冯梦龙相关书籍最全的图书馆,一批冯梦龙研究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9-02-13